《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国经济史课堂教学的探索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结合专业教学内容找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每一堂课,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规律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探索的高潮。经过多年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提炼出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从一些著名教育学家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如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可以发现,教育实则在生活中育人。实际上,这也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接触中一点一滴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对于一线授课教师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发挥课程本身的特色,同时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学术内涵和文化精神传承,提炼出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要素,并融入到课堂中去,在方法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层面引导学生,做到润物无声。这些从课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政治要素就构成了课程思政的核心和灵魂。

二、上海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探索

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开始,进而向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推进,已逐步形成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纵观上海课程思政改革历程,有三个标志性节点。

一是以2005年出台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标志,开启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改革核心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在课程讲授中育人。为此,上海根据每门课程内含知识的特点,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德育元素,编制学科德育“实施意见”,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学科54个学段的学科,根据实施意见,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

二是以2010 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为标志,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面向中小学的“学科德育”扩展到包括大中小学在内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实现纵向衔接,即中小学阶段政治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横向贯通,即打通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第三课堂(网络课堂);三位一体,即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合力。

三是以2014 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为标志,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中国系列”课程,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历经多年实践,逐渐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但同时又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是要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润物无声地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全面地渗透到整个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思政资源

中国经济史课程已被纳入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第一批课程思政类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内容涵盖自先秦时期到清朝,中国的土地制度、税赋制度、货币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等内容。重点在于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特点和规律。中国经济史课程思政融入可以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和挖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契合的点,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共产党人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中国经济史课程第八章关于清朝社会经济情况,在讲授清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时,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对经济正常发展的阻碍和制约,深刻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意义。第四章关于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在讲授西汉时期的对外贸易、张骞凿空之行、古丝绸之路的开辟时,引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使学生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要意义。第五章关于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唐朝为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互市监”和“市舶司”,专门任命市舶使管理外商来华贸易与中国海外贸易,使学生认识和平发展和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也正是充分依靠和借助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自信。这是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和坚定。中国经济史课程第七章讲授明朝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需要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前提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私有制等基本概念,建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确认识。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中国经济史课程第一章绪论讲授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时,引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述,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自由、平等和人身财产安全。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明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孕育和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基础,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具备价值导向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更为基础、更为深厚、更为广泛的一种自信”,只有从中华民族延续的历史血脉中汲取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梦这个伟大的事业。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中央和地方的共识,也贯穿在中国经济史课程讲授的全过程。比如,第一章先秦时期经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在授课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生产力极为低下,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远古时期先民是如何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前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增强学生刻苦学习的斗志。

2.弘扬爱国精神

在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讲授中,寻找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契合的点,深入弘扬民族精神,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秦朝经济发展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专制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民族统一和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讲授自商鞅变法以后,历朝历代改革变法运动时,培育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第四章主要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民族大融合和加强各民族经济交流的重要意义。

3.牢固科学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学术上的繁荣。各家各派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积极探求和创新,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的品格。两汉时期有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的行动,一是西汉初期,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经过治理,80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二是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疏通黄河,修建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在以后的800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通过学习两汉时期治理黄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4.遵守道德规范

在讲授中国古代历次变法运动时,引入公民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从对待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课程第六章讲述宋朝经济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宋代商业的繁荣发展、纸币的出现等内容。在授课时增加商务模式、商务环境、商务礼仪以及公司的组织形式等内容,并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辅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公司和商业活动,帮助学生定位就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为学生毕业就业打下基础。

四、创新课程思政考评方式

自1967年“过程性评价”的概念被提出后,运用到教育评价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及时动态跟踪与反馈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揭示、判断和生成教学成果和活动的价值。在思政课堂中开展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推动思政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学习反思,以便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加强过程教育的完整性。

为提高思政课融入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转变了考核观念,在创新考核模式和探索考核全面性方面做出了努力,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到40%;二是将平时成绩的组成细化,细分为四大维度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课程学习心得、课堂笔记、学习讨论和课堂互动四部分。其中学习讨论主要是围绕指定的问题,在分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以课件PPT的形式将讨论内容和成果呈现出来。采用这种分小组共同完成课作业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课堂互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课前5分钟,围绕教学内容,由学生分享教学中涉及到历史朝代的历史典故;二是课堂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老师提问的思考、反应和回答。

五、课程思政实践的几点总结

通过思政融入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课堂实践,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重点:一是授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直接关系到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自然地、流畅地、高效地、无声息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相关点融合后传递给学生;二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参与德育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将德育意识培养纳入教师常规培训体系。使教师习惯于担当好学生全面发展指导者的角色,而不单是讲授专业知识的角色;三是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和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线上互动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的认同感,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在引人入胜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潜移默化中达到 “课程思政” 的教育目标。

[1] 黄岩,朱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76-80.

[2] 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诊释[J].齐鲁学刊,2012,(4):69-70.

[3] 金丽.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改革与研究——以合肥学院“424”多元综合[J].教学与研究,2015,(12):134-135.

[4] 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 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1):6-7.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 张俊玲.将“课程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6):49-50.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网址: http://zgjjsy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4174.shtml


上一篇: 基于Citespace图谱量化的中国经济史研究热点综
下一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_永湖泵站机组及厂房异常振动分析和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